乳业缺少对乳汁“热处理” 导致乳企走向退步

http://www.5888.tv/ 2014/11/10 17:37:30 浏览次数:436 信息分类:饮料代理 编辑:小宁

    偌大的乳制品市场,因新西兰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上涨等系列事件而爆发奶荒,走上产品价格上扬的通道。奶荒折射出乳制品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,除了自有奶源不足、过于依赖进口原料奶粉等问题之外,专家将苗头指向了另一个被选择性忽略的问题--标 准缺失。

   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插曲:乳业专家在翻译美国《优质热乳条例》时发现,美国一个关于液态乳的标准就有30多万字,而乳品相关国家标准共有66个,几乎涉及所有乳制品大类,但各类标准的文字加起来还不到10万字。
    字数差距的背后,隐藏的是一个不忽视的问题。“美国注重对乳品生产全过程的控制,而只关注成品,不关注生产过程。”这位专家表示。
    据母婴品牌网了解,的乳品标准始于1957年原国家食品工业部出台的相关细则,后历经变迁逐步形成国家标准体系。对乳制品行业现状影响的版本是1999年由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修定本,其显着特点是只有《巴氏乳》产品标准要求必须“以生鲜牛(羊)乳为原料”,其余的乳制品都允许“以牛乳(或羊乳)或复原乳为原料”.
    伴随着该规定的实施,进口奶粉数量开始节节攀升。相关数据显示,进口奶粉总量从2008年的10余万吨攀升到2012的58万吨,今年上半年仅6个月进口量达到44.5万吨。
    在专家看来,当进口乳粉与本土生产的生乳都有了作为“乳原料”的法定地位后,企业可以不加限制地等同使用两种原料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在使用进口“乳原料”加工乳制品的过程中,乳业缺少对乳汁“热处理”后果的认识,也就是上所称的“加热对乳汁的伤害”.“热伤害”现象不仅存在于液体乳领域,也同样存在于乳粉产品中。
    按惯例,不同等级的乳粉只能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。由于没有对乳粉等级的区分标准,因此其适用范围也无从谈起。比如,干法制备婴幼儿奶粉按照惯例只能使用低热或者中热处理乳粉,但是在国内,中高热或者高热处理乳粉混杂其间,缺乏关注。
    也正是因为缺少相应的乳粉热处理程度分级指标,消费者无从辨识,使得本土使用生鲜乳加工的乳制品的优势难以体现。长此以往,既打击了国内奶农的积极性,也使得国内消费者陷入信息不对称困惑中,盲目迷信进口乳粉的人并不在少数。
    资深专家施大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从某种意义上说,完善乳制品标准并不是为难乳企,相反会促进国内乳企的规范发展,对国外的不良产品也能起到屏蔽作用。”
    乳粉标准不够完善,一方面降低了乳企提升工艺的积极性,一些企业满足于采用进口乳粉进行干法制造配方乳粉,逐渐放弃或者不再重视采用生鲜乳湿法加工工艺;另一方面导致乳企在与乳企博弈中,出现标准上的“田忌赛马”现象。国外乳企在进入市场之初,将按标准生产的配方乳粉供给市场,但是由于相关品质标准不够完善,国外企业逐渐降低标准,因为其“即便是差的奶粉到了也会是好奶粉”.
    这在乳制品行业发展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。上海市档案馆资料记载:1935年曾出现利用新西兰乳粉加工产品在冒充新鲜牛奶产品的事情,终违规企业遭到处罚,在报纸上公开道歉,并在产品上明确标示“复原特浓牛奶”,以区别于其他企业生产的新鲜牛奶。
   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顾佳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:“如果按照惯例,对乳液和乳粉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(即热处理强度)进行客观鉴定,那么作为‘乳原料’的生乳和复原乳就处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了。”
    对于国内运用多年的行业标准《巴氏乳和UHT乳中复原乳的鉴定》,顾佳升认为其虽然是依据相关标准制定的,但是改变了检测的目标,很容易受到乳品企业不规范热处理的干扰。同时,由于缺乏原料乳粉的热处理等级标准依据,因而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定量计算,不能获得较好的监管效果。
    顾佳升认为国内乳业标准应恢复标准的原貌,按照惯例直接鉴定所有乳制品真实的“热处理”强度。

看干货 找产品 做招商 谋发展
线上糖酒会 全免费发布!
微信公众号
不等式食品(上海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