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亩梨园”迎丰收——种出来的“甜蜜”致富路

http://www.5888.tv/ 2023/11/8 9:14:13 浏览次数:67 信息分类:食品招商 编辑:蒙蒙

眼下,正是丰收的季节。走在村里的羊肠小道上,两旁的果树郁郁葱葱,树上坠着的梨果挂满枝头……这样的景色在罗阁庄村随处可见。

罗阁庄村地处天津市静海区良王庄乡,素有“梨乡”之称。当地土壤中硼含量较高,有种植梨树的天然土壤优势,经过40多年的发展,如今已形成了“千亩梨园”。一个个饱满多汁的梨果让村民的腰包鼓了,生活“甜”了,日子也更红火了。

今年“双节”期间,罗阁庄村格外忙碌。该村开展不久的采摘游受到了周边游客和消费者的欢迎,8天接待了上千人次,销售梨果超5000公斤。早在3月,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镇名单,罗阁庄村凭借梨果特色产业成功入选。随着名号越来越响、招牌越擦越亮,罗阁庄村因为梨“火”了,不少进货商和游客慕名而来。其中,大部分梨销往了京津冀。

销量上去了一次多卖出5万公斤“这批梨运回去,能卖到过年哩!”采访当天,记者巧遇郑师傅一行人在梨园摘梨,“我们来了20多个人,这次打算采购2.5万公斤,得摘上五六天。”

郑师傅在王顶堤批发市场和海吉星批发市场经营着2家店,主要为超市和水果店供货。他告诉记者,正在摘的梨叫做“新梨七号”,属于梨园早成熟的一批梨果。“这种梨特别耐储存,只要皮儿不破,就能放好久。我们有个冷库,把梨放在里面,能存到明年正月。”他说。

经营这片梨园的王红蕊告诉记者,客户中,有像郑师傅一样每次进货上万公斤的批发商,也有只买一百多公斤的零售商,“有时一位客户多能买5万公斤”。

“我们通常在每年7月末开园,每隔7天到10天就会有不同品种的梨成熟,一直能持续到10月。其间,梨园要接待大批摘梨的客户。今年由于雨水大,8月才开园。”据王红蕊介绍,她经营的梨园占地200多亩,种植了“红香酥”“秋月梨”“玉露香”“津香蜜”等近10个品种,年产量约30万公斤至40万公斤。

像王红蕊一样的种植户在罗阁庄村不在少数。据该村驻村书记赵长海介绍,罗阁庄村可耕地面积3500亩,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与蔬果集约化种植为主,其中,梨树种植面积2800亩。村里共有460户居民,320户都在种梨。

销路打通了京冀客户慕名而来为了推动当地梨产业规范化发展,罗阁庄村2018年为梨果注册了“良王普丰”商标;2022年,又注册成立了天津罗兴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,并尝试线上直播带货。

此前,罗阁庄村从未涉足过电商领域。去年,为了宣传品牌、扩大销量,该村筛选了50名电商主播为其直播带货。此外,罗阁庄村党支部书记、村主任秦学立也肩负起梨果“代言人”的工作,不仅常常为往来客户介绍村里的梨产品,还亲自在线上直播带货。秦学立说:“线上销售是我们传统种植户的短板。咱之前没弄过,所以希望能尝试一下,也是为了拓宽新的销售渠道。”

发展电商,除了要线上线下联动,也要打通南来北往的运输路。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不断推进,罗阁庄村的梨加快了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“从我们这里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、河北沧州都只需一个多小时。”王红蕊说,“交通越来越方便,我们的客户有不少是从北京和河北省过来的,远的,甚至有广东汕头的。”

亩产提升了销售采摘多渠道增收“我们这地方土壤中硼含量较高,特别适合种植梨树。”短短的一句话却是罗阁庄村走了好久的弯路才得出的结论。要知道,40多年前,收成不好还是罗阁庄村村民头疼的事。

“当时,大部分村民种的是庄稼,但产量怎么也提升不上去。后来,我们逐渐发现,这片地碱性大,不适合种庄稼。于是,在耐盐碱能力较强的经济作物里,我们选择了种梨。”赵长海告诉记者,初的几年,有村民因收益不理想,拔掉梨树、种回庄稼,但村里仍顶着阻力扩张梨园。后来,梨园的收益越来越高,村民开始自发种梨,慢慢地,形成了如今的“千亩梨园”。

经过多年引进、筛选和推广,罗阁庄村目前共有十几个品种的梨果,大面积种植的有“新梨七号”“皇冠梨”“红香酥”“玉露香”“雪花梨”等主力品种。近几年,为迎合市场对梨果品质、口感的需求,村里又引进了“秋月梨”等新品种。

为了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,罗阁庄村邀请专家定期给村民授课、到果园里直接指导种植,将一些新的管理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教授给村民,果树的收成连年提升。此外,罗阁庄村还组织成立了梨树协会,从科学技术、管理培训、拓展渠道等方面全面提升村里的梨树种植能力。

“在多方努力下,如今,我们种植的无公害梨果已实现亩产2500公斤左右,2022年总产量达750万公斤,年收益约2400万元。”赵长海告诉记者,今年,该村除了继续扩大梨果销售渠道之外,还加快发展采摘游,“去年开始,我们村的种植户已经陆续和一些旅游团进行合作,也有一些游客自驾前来采摘。”

据秦学立介绍,今年“双节”期间,该村采摘游已初见成效,不少游客和消费者驱车前来采摘、选购。“放假这些天,来采摘和买梨的人不少,有慕名而来的,也有路过游玩的。我们每天接待上百人,销售的梨果超过5000公斤。”他说,“发展采摘游不仅推广了梨品牌,也为村里又开辟了一条增收新途径。”

来源:天津日报

看干货 找产品 做招商 谋发展
线上糖酒会 全免费发布!
下一篇: 没有了
微信公众号
不等式食品(上海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