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,航天员吃什么食物?

2016/10/19 9:50:51 阅读数:1011 信息分类:食品招商 编辑:婷婷

10月17日电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透露,飞船17日7时40分入轨,景海鹏和陈冬在太空享用顿美餐是11时许,两个人一起共吃了8种食品。分别是主食:五谷饼干;副食:苹果罐头、五香鲽鱼、香辣豆干、酱香鸡肉肠、美味雪菜;饮品:柠檬茶、温胃饮。

“航天员处于失重环境适应期时,脾胃功能相对较弱,食欲不强。配置具有健脾养胃功能的食物,如粥和温胃饮,其他食物主要由清淡、易消化即食食品组成。”曹平告诉记者。

据介绍,为了高效保障航天员的营养健康,本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的种类,配置了百种航天食品,分为主食、副食、即食、饮品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六大类,食谱周期达到5天,膳食结构更加科学。

曹平告诉记者,当航天员工作负荷较大,任务安排紧张时,为节省时间,方便进食,食谱主要由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的即食食物组成,如巧克力、高能压缩饼干、即食牛肉等。而当航天员进入适应期后,饮食则会尽可能接近地面饮食习惯。同时,由于本次任务飞行时间明显延长,为了缓解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,还增加了富含维生素D和不饱和脂肪酸、促进Na排出以及粗粮类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。

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长达33天,是我国迄今时间长的一次航天飞行,体现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新成就,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看点。针对本次任务要求和特点,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“6+1”也就是每周6天、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,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。

“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,将开展多项有人参与的科学技术试验,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、作用和价值。比如,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,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脏和血管等方面功能。他们也将参与应用载荷技术试验,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,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。还将开展在轨维修试验,进行人机协同验证。

“天上的科普”.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,开展的科普项目也很精彩。比如,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,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,即“太空养蚕”“双摆实验”以及“水膜反应”。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,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。

六大类100多种食品,食谱5天一个周期

太空飞行的营养保障,首先是能量的供给,和地球一样,还是早中晚一日三餐,合理配置能量和营养。同时根据飞行时段的不同和航天员的任务情况,合理安排食谱。

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介绍,“神十一”航天员的食谱是5天一个周期。飞行后期,会适当安排低膳食纤维的食谱,增加复合营养素的补充。地面人员记录航天员的进食情况,定期评估,必要时也会提醒该吃什么、吃多少。

准备的食品比以前的太空任务更加丰富,更符合航天员的饮食需求。譬如在自主飞行段也就是飞船单独飞行时,航天员会喝一些粥,吃一些清淡的食品,到了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组合体阶段,航天员开始“正常”生活阶段,一日三餐就变得丰富些。根据飞行中的营养标准,组合体阶段每名航天员每天需要的热量“折合”成食物的分量,相当于一到两公斤。摄入热量的高低也不是随便定的,通常根据航天员在轨的工作负荷来确定。

地面科研团队给航天员配置了主食、副食共六大类100多种食品,能吃到酱牛肉、鱼香肉丝等家常菜,以及类似甜点的烘焙食品。考虑到中期飞行中航天员的身体状况变化,有一部分食品还有食疗作用。为了使航天食品在太空中既能够安全存放,又能保持美味,科研人员需要运用食品工程的工艺技术,更好地保存和包装食品。航天员可以用舱内配置的专用食品加热器来加热。

曹平说,由于航天食品算是一种工程产品,自然不会像日常餐馆里做出来的那样。首先要满足安全,能够提供充足能量和营养素,同时也尽可能符合航天员的饮食习惯,做到美味可口。比如好多食物不是新鲜的而是脱干的。这次在太空中航天员也能吃到冰淇淋,但和地面带水分的冰淇淋不同,他们吃到的是冻干冰激凌,就像平时看到的白色泡沫一样,比较干硬。但吃到嘴里,口感不错,它的能量也达到了航天员对食品的要求。

大使秘密武器,且扫且看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