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规鼓励“跨界”,预包装食品没“烟火气”,来伊份打算在店门口蒸粽子

http://www.5888.tv/ 2024/5/23 8:43:56 浏览次数:83 信息分类:食品招商 编辑:蒙蒙

在越来越“卷”的食品销售业,传统的散装、预包装食品销售模式吸引力、竞争力有限,一批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经营者出现“跨界”趋势,通过增加餐饮服务等新的业态和项目,提升消费者获得感,谋求更好未来。

5月10日,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新鲜出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,来伊份集团副总裁张丽华对实体门店转型升级的信心更足了:“端午将至,这家门店近期将现场蒸煮粽子对外销售,未来更多门店将和它一样,更有‘烟火气’!”

“什么不能做”变“想做什么”

5月10日早晨,吴江路上的来伊份labmini店飘出了新鲜面包和咖啡的香气,“俘获”了不少路过的上班族。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注意到,这家门店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来伊份门店,现制现售25款面包和糕点,靠近路边的“来咖”窗口则不时向等待的顾客递去咖啡、茶饮。

新增的上述经营项目,直接体现在这家门店旧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上:除了“经典”的“散装食品销售和预包装食品销售,酒类商品(零售)”,还增加了“简单加热,热加工糕点,茶、咖啡、饮料”。

不过,这些新项目还不能满足来伊份的“胃口”。看好时令食品市场,来伊份想在店里现场蒸煮粽子、烘鲜肉月饼、炒坚果,天气再热点,他们还打算把冰淇淋机搬到门店正对马路的C位。

设想很美好,但那么多新项目曾经要逐个申请审批审查,一旦出现因自身原因导致的申请材料缺失、实际条件不符合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要求等问题,便难以快速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,门店开不出来,从而延误商机。

新施行的《上海市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打消了来伊份的顾虑。

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王玮娟介绍,《办法》支持多种业态混合经营,像来伊份这种“跨界”门店,以前先要把主体业态从食品销售经营者(现场制售)变更为餐饮服务经营者,现在放宽门槛,食品经营者可以根据实际经营情况,复选餐饮服务范畴内的经营项目,不用纠结主体业态具体是哪种。

其次,《办法》将经营项目“浓缩”为热食类食品制售、冷食类食品制售、生食类食品制售、自制饮品制售4类,这意味着经营者不用再一个个项目分别申请,只要满足大类的条件,属于该类的所有经营项目都能做。

以热食类食品制售为例,蒸煮粽子、烘鲜肉月饼、炒坚果、烤肉铺等都属于该类项目。咖啡、茶、冰淇淋、果蔬汁、水果甜品等,则属于自制饮品项目。

来伊份labmini店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标上了“热食类食品制售”和“自制饮品制售(含乙醇饮料)”,就能经营上述相关项目。以后要变更相关项目,只需在变化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即可。

“门槛简化后,我们思考的不是‘什么不能做’,而是‘想做什么’。”张丽华坦言,蒸煮粽子只是开始,全国近3700家来伊份门店都将考虑如何加速转型升级,从零食店向生活便利店转型,提供更丰富的热食和饮品。

看干货 找产品 做招商 谋发展
线上糖酒会 全免费发布!
微信公众号
不等式食品(上海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