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食:方便中藏祸患

2012/4/6 9:11:52 阅读数:482 信息分类:食品招商网 编辑:小于
   熟食制品是当下伸手广大消费欢迎的食品,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深深吸引着人们。但是,这些熟食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、反复高温烹煮,有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安全那?
  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。专家指出,便利店熟食中“潜伏”一些不健康因素:增味剂和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可能被超量使用或超范围使用;摄入大量味精可能导致“味精过敏”;单增李斯特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等。专家建议,避免长期大量进食便利店长煮熟食。专家还提醒,熟肉制品在常温放置超过5小时,建议重新充分加热后再进食。
  健康“隐患”逐个数
  这些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、反复高温烹煮的熟食,究竟对人体健康造成怎样影响?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永慧教授、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琼博士表示:对于熟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烹煮时间、温度控制,我国目前尚未有明确规范;但目前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还较普遍,且熟肉制品在常温放置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,健康隐患较大。黄琼还提醒,年轻人特别是小孩子,不要把便利店熟食当主食,经常进食。一旦味觉变形成“重口味”,会影响以后的饮食习惯。
  隐患一:原料安全问题
  “首先要考虑鱼丸、牛丸、虾丸这些熟食的来源是否安全,是否来自病死的肉。”张永慧表示,一般新鲜的鱼肉、猪肉煮的时间稍长问题不大,但市面销售的鱼丸、牛丸、虾丸等熟食,除了肉类和淀粉,一般还会添加“增味剂”、“着色剂”等食品添加剂。黄琼指出,需要关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问题。
  滥用食品添加剂包括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。而为了让肉丸更“爽口弹牙”,硼砂有可能被非法添加在肉丸中。黄琼介绍,在卫生部公布的“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”中,硼酸与工业染料均榜上有名,它们有可能被违法添加在肉丸或熟肉制品中。
  隐患二:味精过敏
  张永慧指出:“味精一般在炒菜上碟前添加少量,但不宜长时间高温烹煮。”黄琼表示,味精的摄入过多可能导致人体过敏,可出现口腔周围麻木、刺痛感、面部潮红、眩晕、、恶心等症状。西方国家曾经出现“中国餐馆综合征”,也就是“味精过敏”。据《现代食品卫生学》报道,味精的使用在西欧一度曾引起风波。由于过量(>6.8克/日·人)时,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上升,造成短时的、心跳加恶心等症状,甚至有报道指出对人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,并将此称为“中国餐馆综合征”。但后来证明,按正常烹调方式不会导致上述不良影响的出现。
  隐患三:亚硝酸盐中毒
  反复烹煮熟食的过程,也为健康带来隐患。黄琼提道:“即使是自来水,含有氨氮物,反复烹煮也会产生亚硝酸盐,所以不要长期喝‘千滚水’和隔夜的水。”此外,瓜果蔬菜也不宜长时间烹煮,因为蔬菜氨氮含量较高,长时间反复加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。
  隐患四:致病菌引起食源性疾病
  黄琼介绍,熟肉制品还有可能含有“单增李斯特菌”和“金黄色葡萄球菌”。“单增李斯特菌”属于致病菌,耐低温,甚至可在冰箱中繁殖。“如果熟食制品放冷后未加热直接食用,或是加热不彻底,有可能受到单增李斯特菌感染。” 单增李斯特菌可以导致孕妇宫内感染,胎儿流产;小孩子感染可得脑膜炎;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感染后可致死。
 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致病菌。“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食物如果储存不当,尤其是在35℃~37℃高温环境中容易繁殖产生肠毒素,而且一般烹调温度不能将其破坏。”黄琼提醒,熟肉制品在常温放置超过5小时,建议重新充分加热后再进食。
大使秘密武器,且扫且看且分析